资讯中心 行业观察
左驭体育洞察 | 健身行业三要素
2016-04-09 23:22:00 作者:admin

1.png

作为一名对于健康颇为重视,时间又很宝贵的职场人,我在去年一年里坚持健身,期间一共换了三名教练。换教练并非出于我的本意,前两位教练,一位搬去了其他城市生活,一位到了别的健身俱乐部另谋高就。我遇到的这三位教练水平都不错,他们都会定期参加健身教练的培训,教我一些新的锻炼方法,这是我一直聘请私教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私人教练可以督促我锻炼,如果不是他们的监督和催促,我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里也很难坚持健身,毕竟自身的惰性太强。去年尼尔森和国家体育总局对于中国健身人群的调研报告中显示有57%的人请私人教练的原因我一样是“希望得到督促”。和其他运动一样,健身有自身的规律和科学,坚持是基础,只有在科学的指导下,高频次的参与才能收获效果。

旅游业、体育产业、娱乐产业是公认的大机会所在。健身行业是体育产业中的核心层,和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离钱又近,是当下体育产业创业、创新的热点领域。传统健身房、健身俱乐部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健身房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包括销售会员年卡,私教课程以及相关的营养补剂;做为健身俱乐部核心资源的教练,在私教课程的销售和教授的分成上只有20%-40%,因为提成的比例低,教练的积极性也很难被调动,所以流动性也大;传统的健身俱乐部和健身房的运营成本很高,面积大(800平到1000多平),器械多,但利用率非常低;传统健身房和健身俱乐部预付年卡的模式让会员们觉得不方便,又别无选择,为了获取更多的营收,健身房也不得不一方面大力推销私教课程,另一方面以开新店的方式支持老店。

经过了2015年的探索与泡沫破碎,“互联网+体育”的局限和O2O在体育行业中的水土不服已经被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机构所认识到。大家都明白了体育活动、健身活动的区域性属性,单纯的线上流量并不能转化为运动场馆有效的线下增量。体育行业仍然是一个缺乏优质供给的产业,教练容易约,但是课程体验差。虽然越来越多的教练开始重视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和发达国家的私人教练相比,我们现阶段整体私人教练的专业水平还是相去甚远。从事任何运动都要讲究科学,训练不得法,不仅不会达到效果,还容易在运动中受伤。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有经验、水平高的私人教练一定会获得更多人的青睐。当下的体育行业,不缺乏渠道,一定是产品为王。在健身行业中,不乏做社区、做内容的优秀创新型企业,社区、社交也好,内容也好,一定要和线下的体验相结合,这不仅仅是因为和线下结合更容易变现,而是体育行业本身的属性决定了体育活动是比生活类O2O服务更加重视线下的体验与效果,体育活动的效果会第一时间直接回馈到人们的身体和精神上。

在我看来,健身行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场地、教练和运营(可以是人或是系统)。有了场地可以铺设健身器械,以及设立更衣室、浴室,打造出优质的健身环境;教练经过培训,可以教授多种健身课程;传统的健身房多是依靠职业经理人来运营,新兴的健身工作室大多是健身教练参与运营管理;有设备的场地加上有技能的教练,再加上运营层面的定价和销售就形成了健身产品。在健身三要素上升为健身产品的过程中,健身培训/会议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健身教练们需要培训,健身房的管理者们也需要通过培训获得健身房经验、运营方面的知识。上文提到了传统健身俱乐部和健身房在私教课分成上对于教练过于苛刻,很多有经验、有稳固会员群体的教练也倾向于通过众筹或是其他方式建立属于自己的健身工作室。目前小型的健身工作室在中国已经超过了20000家,增速迅猛。小型的健身工作室对于场地的要求非常灵活,从几十平到一二百平米不等。健身房小型化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也让新的健身课程销售模式成为可能,用户不必一次性去办年卡,可以买月卡、计次卡,甚至是单次付费。在这种模式下,教练的课程质量就越发重要,教练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分成,也不仅仅是被雇佣的身份,而是有更多可以参与管理,甚至成为股东的机会。小型健身工作室的模式之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展到如此的规模,还是源于这种模式对于健身三要素的改变。从以上对于小型健身工作室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简单的结论,在健身行业,从需求端切入下来的路径相对很长,实现和现有健身产品的连通在技术层面很简单,但是底层数据的标准化需要做扎实,并且业务逻辑也很复杂。从供给端切入在我看来是非常好的选择,整个健身行业在变轻,无论是通过健身房管理系统做运营,还是打造精品课程,或是直接建立小型健身房连锁品牌、健身房联盟,都是非常好的尝试。

未来的健身房应该是什么形态?其实还是围绕着三要素去做文章。运营人员通过系统可以轻松调配场地和教练资源,场地的利用率也会大幅度提升,教练也将不隶属某一个健身房。会员们的健身课程可以跨地域接续,会员们可以在不同地点,接受不同教练的高水平课程。体育行业是重线下、重运营的行业,线上流量一定会转化成线下的体验,而线下的体验也一定要通过高效的运营得到复制和升级。

2014年体育行业政策落地,2015年资本大量涌入体育行业,抢占优质的标的和投资机会。2015年8月一级市场进入“资本寒冬”,体育行业的投资也逐渐趋于理性,很多伪命题昙花一现,仅仅剩下融资的数据存留在各类投创平台中。2016年毕竟还不是体育行业收获的一年,各种体育行业创业公司的商业模式在经受考验,运营水平更在经受考验,毕竟生存下来的权利只属于强者。资本对于商业模式仅仅是阶段性的买单,在资本活跃的阶段,获得投资的创业者往往过于乐观,认为资本市场对其商业模式是追捧的,殊不知融资成功仅仅是资本市场对于公司综合发展情况的阶段性认可,下一阶段怎么走?是否可以达到资本的预期?还需要创业者们殚精竭虑,一步一步地走出来。融资额也好,估值也好,在没有退出之前这一切只是镜花水月。回到健身行业,这本身就是离钱很近的一个行业,如何通过线下加互联网,匹配并提升行业要素资源,进而提升整体行业效率从而创造出超过传统模式的利润,这是资本层面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