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行业观察
左驭教育洞察 | 浅谈STEAM教育本土化的模式探索及投资机会
2016-10-10 23:35:00 作者:admin

1.png

似乎从去年开始,STEAM教育这个名词逐渐在教育圈火起来,机器人、编程、3D打印等等这些跟科技沾边的课程和活动都被冠以了“STEAM教育”之名。那么到底何为STEAM教育,它在中国的发展模式有何特色,投资机会如何?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浅析STEAM教育的本土化探索。

1. STEAM教育的由来

2.png

STEAM由五个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ematics(数学)。不同于传统以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STEAM教育具有以学生为中心、内容跨学科、注重实践以及与现实强关联四大特征。

为了重新唤起美国学生对理工科的热情,STEM教育概念于1986年由美国政府首次提出,旨在打破学科领域边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011年,美国维吉尼亚科技大学学者提出将“A”(艺术)纳入进来,这个“A”广义上包括了美术、音乐、语言等人文艺术,STEAM教育也逐渐发展为包容性更强的跨学科综合素质教育。奥巴马政府近些年多次将STEAM写进国家教育战略并颁布了《2015年STEM教育法案》。

中国近几年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方面都愈加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科技教育的培养。除传统的奥数外,80后家长对于机器人、编程等科技类课程的参与热情显著增加。2015年9月初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可以视为政府鼓励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形式的指导性文件,然而对比美国甚至是日本、韩国,中国尚处于概念大于实践的爆发前夜。

2. STEAM教育的三大应用场景 

3.png

目前市场上STEAM教育的应用场景大致可分为:机器人教育(编程)、3D打印以及创客教育三大类。机器人教育和编程有一定重合度,通常小学中年级以下的机器人教育更偏向“积木+机器人”,代表企业如乐高、乐博乐博,组织形式多表现为线下门店售卖自己设计、制造的机器人玩具,同时也配以针对高年龄层的机器人教育课程。而面向小学中年级以上的机器人教育则以编程课为主,学习动力多以国内外各大机器人赛事为导向。3D打印技术国外有专门为高中和大学设计生物打印课程的SE3D Education公司,国内目前也有不少创业公司专门为公立校设计输出3D打印机和匹配的课程。创客教育来源于“创客(Maker)”一词,起源于美国,创客教育类似于过去学校里的科学实验课,强调在专门的实验室内由学生自主动手完成科学作品。可以说,创客教育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建构主义等思想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

从用户层面看,STEAM教育主要是面向K12阶段,即覆盖小学、初高中学生人群的。虽然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专为3-5岁/6-8岁低龄儿童打造的科学手工教具盒子,但是本质上这类教具只是具有手工色彩的实验玩具。STEAM教育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即为跨学科,试想当一个孩子连基础学科知识尚不稳固时何谈跨学科的知识应用。然而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必要,这会为后期K12阶段校内校外共同开展STEAM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3. STEAM教育商业模式的本土化探索

如上文提到的,美国最早提出STEM概念是为了重拾美国学生对理工科的兴趣,而中国教育界从去年开始大力推广STEAM教育绝不仅仅是单纯为了Copy to China,更多的还是看到了传统的填鸭式应试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泯灭。虽然中国学生的平均数学水平在全球范围内首屈一指,然而单论发明创造能力却是非常落后。正是由于STEAM教育在中美两国孕育发展的驱动因素不尽相同,所以其本土化过程中的商业模式必须结合国情独立探索。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深受升学考试影响,中高考涉及的内容以及能起到加分作用的才艺相对更受学生和老师重视,这个现象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教育体制决定了在中国开展STEAM教育若想快速起步并形成规模化,首要任务就是攻克公立校,特别是在政府已出台相应利好政策的大环境下。

纵观现阶段市场上做STEAM教育的创业公司,大致可分为to B和to C两大类。To B模式即通过硬件生产制造(机器人、3D打印机等科学类教具)、软件输出(教材等内容教学产品)、空间规划(学校创客空间设计)的方式进入公立校,进入中小学的正课课堂或3点半课堂,典型企业如寓乐湾。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学数量共计47万所,市场空间巨大。To C模式则是以纯线下培训或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方式直接将研发生产的硬件、教学课程及服务输出给终端消费者,例如少年商学院、少年创学院、萝卜太辣等创业企业。对比分析两种模式,进入公立校的路径可能会经历一段蛰伏期,但是未来对素质教育、科技教育的基础建设贡献极大。然而现阶段直接to C的模式可能除了乐高、乐博乐博等中高端、寓教于乐的硬件产品广受市场欢迎外,其他类模式尚处于初期阶段。

4. STEAM教育的三大发展困境

4.png

STEAM教育在中国的探索过程中遇到的三大问题可概括为:缺乏创客空间建设标准、教学体系尚不完善、专业师资供给严重不足。

(1)缺乏创客空间建设标准:虽然早前寓乐湾已率先推出针对公立校的创客空间设计标准,但是从总量上看绝大部分中小学还是缺乏开展STEAM课程的专业实验室及操作空间,在标准的课堂内开展创客教育则很难保障教学和学习效果。

(2)教学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国内的课程多数为中小学教师根据学校办学特点自主编写的校本教材或外部机构与出版社合作开发的创客教程。这类课程多数还处于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的范畴,在内容设置上并未做到学科之间的交融,特别是艺术类核心课程几乎不存在。

(3)专业师资供给严重不足:STEAM教育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例如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人文艺术修养等等。目前我国在师范学校专业设置上学科偏向性强,因此建设专业的STEAM师资培养机制势在必行。

5. STEAM教育的投资机会

据公开数据显示,STEAM教育的市场规模未来会接近千亿人民币,并且保持着高于20%的年复合增长率,这将刺激更多的资本涌入。虽然该细分领域在3万亿规模的教育行业占比有限,但是尚处于起步初期,在教育体制改革和市场需求旺盛的大环境下未来爆发指日可待。同时STEAM教育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也是大势所趋,以左驭资本关注的旅游行业为例,目前最热门的亲子游细分领域与STEAM的结合无处不在:小到本地生活的各种科技、手工体验活动,大到主打科学实验营、科考游学主题的境内外线路等。跨界融合为STEAM教育未来的产品形态及传播途径提升了想象空间。

从STEAM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路径判断,第一拨机会很可能来源于公立校,即通过在公立校规划设计实验室、输出软硬件而来;第二拨机会才会到C端,待STEAM教育理念在学校孕育成熟后,C端市场需求一定会在目前的基础上呈现放量增长,课程体系和服务会成为判断一个项目的重要标准。当然,两拨机会并不存在严格的先后顺序,任何教育理念、教育产品的发展都离不开校内校外的共同开发和培育。最后,建议可以多关注技术类入口的STEAM教育公司,此类公司在STEAM教育这个“高精尖”领域具备更高壁垒。

本文作者:张桑梅子(Sunny),曾就职于京东金融股权众筹业务部,担任行业分析师一职,关注旅游及服务性消费等行业。加入京东之前,曾服务于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多次参与A股、港股、美股上市公司的中期审计、年审和尽职调查工作。邮箱: sunny@zuoyucapi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