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芝加哥千禧公园,凭什么成为城市顶级流量?
2019-11-28 19:47:58 作者:左驭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作为人类相互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媒介,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优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那么,什么样的城市公共空间才是优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呢?或许这个荣获40余项规划大奖的芝加哥千禧公园能给你想要的答案!


千禧公园(Millennium Park)坐落于美国芝加哥洛普区,是密歇根湖湖畔重要的文化娱乐中心。该地区曾经被伊利诺伊中央铁路(Illinois Central Railroad)当作停车场使用。



如今,千禧公园是一个在艺术魅力、复合型特征、互动性实施、科技性等方面尤为突出的城市公共空间经典项目之一。也正因这样的“用心”,获得当地市民和外来游客的欢迎:2004年,千禧公园开园,游客量达300万;2017年,千禧公园以2500万游客的接待量,正式成为芝加哥最受欢迎景点第一名,同时也成为美国中西部最大的旅游景点。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芝加哥千禧公园,一起来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历史沿革,从运输枢纽到废弃地带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滨水城市的起源却大多与其比邻的河流、湖泊、海洋息息相关。芝加哥也是如此。


它位于密歇根湖最南端,既处于湖区商业贸易的前沿,又是大陆容易到达的区域。19世纪末是芝加哥大发展的时期,邻近湖泊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其快速崛起。1871年发生的连续几天的大火灾,让芝加哥经历了一次“浴火重生”的过程。新建建筑中大量运用钢结构,以防火灾。城市建筑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大量高层建筑的兴建还为芝加哥赢得了“摩天大楼故乡”的美誉。20世纪初,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沿湖区域更是兴建了大量的车行道路和高速路,包括著名的湖滨大道,使得城市和湖滨日益分隔。



而20世纪中期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又使滨水地区经历一场严重的逆工业化过程。湖滨的铁路运输、港埠等设施迅速衰退,比邻的水体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滨水空间从城市的经济活力中心沦为城市的废弃地带,成为环境恶劣、犯罪滋生的温床。



直到1970年代,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水、河流对于一个城市的价值。重新塑造滨水空间,旨在打造一处亲近水、接近自然的美景,并为城市提供休憩、交往、娱乐赏景的公共空间。鉴于这样的理念,整治湖滨区域,建设芝加哥湖滨千禧公园的方案被提上议事日程。


重焕新生,打造一个复合型的城市空间


千禧公园占地24亩,在芝加哥大都会的中心地带,这里原本被废弃的铁轨、高架路、地铁线和停车场所占据,昔日里一派车水马龙、无处觅行人的景象。在戴利市长的建议下,新落成的湖滨应该成为整个城市的骄傲,一张活生生的城市明信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屋顶花园。



有趣的是最初的规划方案,是建一座“带点绿意的停车场”来改善周边生活环境。随着工程的不断实施,千禧公园策划者提出了更具超越性的想法:打造一个复合型的城市空间。


而完成这个“复杂”性的规划工程就是世界顶级事务所之一的SOM。SOM于2002年完成公园的全部规划,再配合不同行业内顶级的设计师、艺术家等,才有了今天这个集艺术、音乐、建筑、景观设计为一体的千禧公园。



艺术加持,公共空间“新活力”入驻


千禧公园可谓是一个“宝藏公园”, 也是史无前例的世界级艺术,音乐,建筑和景观设计的交融中心。这里,总能溜达到让你心仪的“打卡点”, 你可以感受到交互式公共艺术的奇妙撞击,聆听格兰特大公园管弦乐团与合唱团美妙的古典音乐。而这些“打卡点”背后却是各个大有来头。


露天音乐厅--杰伊·普利兹克音乐馆


千禧公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星建筑师弗兰克.盖里建造的露天音乐厅,敞开式的富有张力的设计成为公园中的点睛之笔。



音乐馆设立的最初设想,源于1997年,市长理查德·m·戴利指示他的工作人员为一个新的音乐场馆制定计划。戴利的梦想是把这个区域建在活跃的轨道和地面停车场上,这样就可以把很多人认为是不好看的东西隐藏在美丽的芝加哥。这个梦想也相继随着千禧公园落成中实现了。



音乐厅高约40m,整个音乐馆的外形像半个壳,舞台部分则由形状似“波浪卷发”的不锈钢弯曲板构成。舞台上方直接连接着十字形交叉的不锈钢管格架,延伸至广场草地的尽头,架构式露天棚自然地划分出了音乐厅的座位席,包含4000个固定位置,再加上草坪最多可容纳大约10,000位观众。



音乐厅采用环绕视听数字技术,创造了理想的音效环境,全方位地呈现音乐的真实与美妙。音乐厅除了包办每年的格兰特公园音乐节以外,它还举办不同种类的音乐演奏会等表演艺术项目。甚至还有瑜伽爱好者在这里举办活动。


顶尖设计师们考虑的不仅仅是外观与功能,还有人性。音乐馆内,无论是草坪的长度,还是无障碍座椅的设置数量等,全方面考虑到了残障人士的出行便利,做到了让包含残障表演者在内的所有表演者都能轻松上台,自由观看,也因此获得了无障碍和绿色设计等奖项。



云门雕塑


云门雕塑伫立于千禧公园的中心,是一个表面光滑入镜的10多米高的椭圆形的雕塑,由著名雕塑艺术家阿尼什·卡普尔设计。由于雕塑外形像一颗豆子,所以人们也亲切的称之为“豆子”。据说其设计灵感来自M&M巧克力豆,也有人认为来源于流动的汞液。



云门雕塑的结构十分复杂。其外壳由168个不锈钢板组成,每个都有10毫米厚。使用了无缝建造技术,克服种种技术上的困难才建造完成。而“云门”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融合,能倒映出人的身影和背后城市,带有丰富科幻色彩。



“云门”成为了一个很受欢迎的公众艺术品,每年有千万游客因为这颗“豆子”而前来,游客们喜欢围绕穿行于这110吨的庞大的艺术雕塑之下,赏玩这震撼人心的扭曲的城市映像。它同时也是好莱坞电影上的“常住客”,还随之出了一系如明信片、运动衫和海报等衍生品。



皇冠喷泉


由加泰罗尼亚艺术家约姆·普朗萨设计的皇冠喷泉,是孩子们夏天最喜欢的游乐场所。两座近50m高的, 由玻璃砖建的喷泉塔对称地树立在广场西南方向的转角处。上面是变化的数码人像,男女老少、不分种族和国界的笑脸,相互映衬,好似亲切的对望。



人像的嘴角位置上各有一个小孔,水流汩汩而出,不时又会变化成喷出的小瀑布,水花溅起,惹得近旁游玩的人群一阵惊喜。数码人像呈现的是10,000个生活在芝加哥的人的面貌,是对芝加哥不同种族和年龄段人群的多样性特征的体现,也是一个真正取自于民的艺术。



数码人像每隔5分钟变化一次,在变化的前一分钟会随着嘴形撅起的动作,有喷泉从两根水柱从人嘴里喷出。互动性与人文性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使得雕塑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在这里,科技不再是一张冷漠的面孔,艺术也不是博物馆里的阳春白雪,而是亲切的、幽默的。


卢瑞花园


卢瑞花园的花圃中设计了205多种植物,这些层次多样、搭配精妙的植物为芝加哥提供了一年四季都可供观赏的花园美景。更让人惊叹的是,其中60%来自于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很好地体现了地域性。



不仅如此,大量植物为昆虫和候鸟带来栖息场地,使其拥有很强的生态价值。


塑造文化,文化“通道”的连接效应


除了园内各个方面都构思完整的活动空间,千禧公园还将自己的影响力连接至周围的公共空间,形成整个文化片区。



如千禧公园东边,建立了一座BP人行天桥,将它与同样是格兰特公园一部分的玛吉·戴利公园连接起来。



BP桥的设计同样是由弗兰克·盖里,依旧运用了不锈钢结构。整个外形像一条蛇,盖在桥梁上的金属薄片则是闪闪发光的蛇鳞。“巨蛇”正在穿过马路,从一片草地到另一片草地中去。



这样一座桥梁,不仅自身独特又艺术,更帮助实现了千禧公园和格兰特公园的优势共享,扩张了两地人们的运动空间。



在千禧公园的南边,也有一座人行道,通向大名鼎鼎的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莫奈、梵高、爱德华·霍普、毕加索、高更等众多著名艺术家的作品,都能在这里一睹真容。



一座城市,需要的是一个产生、收集、传递“故事”的场所。千禧公园自开放以来,依靠其极具前瞻性的规划和顶尖的设计手法,再加上以科技的辅助,人性的思考,使破败不堪的下城地区重新焕发活力,打造了一个新世纪的城市文化中心。在一次次的交汇中,启发人们对自己、对城市、对空间、对社会的思考。


文章素材来源麦稞MIC、芦苇景观,由睿途旅创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